义齿又称假牙,义齿是利用人工的方法对缺失的人工牙进行修复的一种方法,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按照类型和修复方式不同,义齿主要分为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及种植义齿三大类。口腔义齿可以修复牙齿缺损功能,在口腔美容方面也被广泛应用。
义齿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原材料市场占据核心地位,其中设备包括CBCT、牙科X光机、种植牙机、牙科综合治疗台、SD打印机,原材料包括金属、陶瓷、碳素、高分子材料、树脂、塑料、氧化物;中游则为产品加工企业及分销商,其产品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种植、正畸、补牙和美白;下游则为义齿各类消费场所,包括公立综合医院口腔科、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民营口腔医院连锁机构和个体诊所等。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口腔医疗健康服务,2016年12月国务院出台《“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口腔保健等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出台《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口腔非基本健康领域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办口腔医疗、健康服务机构参与口腔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服务。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出台《关于设置国家口腔医学中心的通知》,提出设立多家口腔医学中心,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模式,建立多中心协同工作机制,带动全国口腔医学领域建设与发展。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出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强调要合理设置公立医院数量,并提出根据医疗服务实际需要设置职业病和口腔医院。上述政策的出台,对提高我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发展速度、促进义齿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义齿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从2015年的1.44亿增长到2022年的2.1亿。老年人群比中年、青年人群又明显偏高的牙齿缺失率,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65-74岁的老年人中口腔疾病患者的比例高达98%,在国内老龄化加深,缺牙人群数量愈发庞大的前提下,我国正不断加大对口腔的健康教育,使得国内居民对口腔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民口腔健康知识普及率明显提升。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的口腔修复市场需求,将给我国义齿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口腔器械按照用途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口腔诊察设备与器具、口腔治疗设备与器具、义齿及各类材料三大类。整体来看,口腔治疗设备与器具产品的种类繁多,并且治疗设备属于大型医疗设备,价格较高,整体在口腔医疗器械中占比最大。义齿及各类材料的市场规模随着补牙人数不断增长而扩大,材料种类也不断向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