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齿加工行业而言,数字化最直接的影响是生产效率与精准度的提高

“与传统的石膏印模、取模不同,现在通过电脑就能接收诊所传过来的患者口腔牙齿数据,进而指导生产制作。”这是生产车间内负责人向来访者介绍数字化口腔生产流程。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他们对义齿数字化生产带来的好处非常认同。“以前是牙医以手工的方式用硅胶制作印模,再邮寄给我们生产。现在只需要把扫描仪放入口内即可形成数据模型,在线发送给我们生产,我们接收数据设计完毕后发送到3D打印室和数字化切削设备室进行3D打印和研磨切削,精准度比传统形式大为提高。”其实不仅精准度,义齿加工流程也精简了不少。

以全瓷义齿为例,医生通过数字化口内或口外扫描仪搜集牙齿和口腔数据后,直接上传数据到加工企业的数据平台进行搜集和处理,生成3D模型,进行CAD设计;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排版研磨和切削工艺(CMA),随后烧结成型。过往的咬模、蜡型等流程大为简化,也不用业务员上门取牙齿模型。效率也提高了,例如牙模打印,2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而且由CAD/CMD设计生产出来义齿雏形仅比正常的大3%,减少了浪费。一些义齿产品,还可以通过3D打印完成。从交付时间上看,即使算上无法数字化的修整、上瓷、刷釉等工序,整个义齿生产周期也可以从7天左右缩短到3天;从生产工序上看,转型数字化后,一些工厂已能够将原来的28道工序缩短到7道;从涉及的人力资源上看,以前一颗义齿需要不低于10人参与,而在流程缩短到7道后,需要人数自然减少。

例如,通过VR技术,可以全方位查看义齿制作及测量,用数字标准来判断设计结构合理性,使得义齿加工在产品数量、交货率、单品产值、返工率上都能得到可以量化的改善效果,促进成本降低;一些传统生产流程中的必须用到的模型、蜡、树脂也可以省去,或者进行优化,提高良品率。这些变化涉及到的一系列指标,都是影响义齿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企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数字化还为义齿加工带来了新场景——椅旁化。义齿加工是一个高度依赖医工结合的行业。传统形态下,义齿加工都是在技工所(义齿加工企业)完成。引入数字化体系后,口腔诊所通过口内扫描,CAD/CMD和3D打印机等椅旁设备,完全可以在诊所内完成义齿加工,实现即刻修复,减少患者复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