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步检查与评估
固定义齿修复的第一步是对患者的口腔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这包括检查缺牙区的拔牙伤口是否愈合,缺牙间隙的大小、牙槽嵴的形态以及口腔粘膜的健康状况。同时,还需要评估基牙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牙冠形态、牙根稳固性以及咬合关系等。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基础数据。
二、基牙选择与制备
根据缺牙数目、基牙形态、组织结构及牙周支持组织情况,选择合适的基牙并确定其数目。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双端缺失牙的两侧牙作为基牙,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基牙条件不足,也可采用单端固定。基牙的选择需确保牙周组织健康、支持作用强,牙冠形态高大、牙根稳固,且位置正,有利于就位。
基牙制备是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关键环节。它要求参照牙体缺损修复的标准,对基牙进行精细的磨削,以确保固位体的固位力和密合性。在制备过程中,需保持所有基牙相应轴面彼此平行,无倒凹或略向聚合,以取得各固位体的共同就位道。
三、取印模与灌模型
基牙制备完成后,接下来是取印模和灌模型。这一步骤要求印模必须准确、完整、清晰。对于铸造固定桥和金属烤瓷桥,通常采用双层硅橡胶印模法取全牙列印模,然后用硬石膏灌模。印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修复体的制作质量。
四、修复体制作
修复体的制作通常在技工室完成。根据灌制好的模型,技师会进行蜡型制作、包埋、铸造等工序。对于铸造固定义齿和金属烤瓷固定义齿,还需进行非金属部分的制作,如塑料桥体或烧附烤瓷等。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以确保修复体的形态、功能和美观性。
五、试戴与调整
修复体制作完成后,需要在临床上进行试戴。试戴过程中,需检查固位体是否能正确就位,与基牙颈部密合,边缘伸展合适,邻接关系良好,咬合协调且无翘动。如有问题,需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满足要求。对于金属烤瓷桥,还需在上釉前进行试戴,进行外形修整和调咬合。
六、粘固与医嘱
试戴满意后,即可进行粘固。粘固过程中,需确保粘固剂均匀涂抹于固位体和基牙之间,并避免气泡产生。粘固完成后,需嘱患者粘固后2小时内禁食,24小时内不用固定桥咀嚼硬性食物,并预约复查时间。
固定义齿修复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初步检查与评估到最终的粘固与医嘱,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对待,以确保修复效果达到最佳。通过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不仅可以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还能改善口腔美观,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口腔医生来说,掌握固定义齿修复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