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环境分析(P)
2016年《“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将口腔健康纳入常规体检,增强居民口腔健康意识的同时也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口腔保健服务。在2019年的《健康口腔行动方案》中,直接提出开展“减糖”转型行动,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强调减少含糖饮料、高糖食品摄入,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对长期咀嚼槟榔等高危行为进行干预等,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国家政策不仅对居民健康观念进行引导,还对口腔医疗行业进行规范。2019年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和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卫健委组织制定《国家口腔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口腔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优化口腔医疗资源的区域布局、完善口腔医疗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2022年9月国家医疗保障局还发布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种植牙需求连续呈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同时该领域收费不规范、费用负担重等问题也日益成为民生痛点之一,该通知表明将对口腔种植收费实施综合治理,群众种牙费用将会有效下降。
2、经济环境分析(E)
随着中国经济的向好发展,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逐年增多。202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同比增长9.13%,同一时期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也在逐年上涨,202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9975元。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多,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也在同步上涨,人们在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其他各方面的健康状况,例如口腔健康。2020年受疫情防控影响,防疫产品支出大幅增加,而门诊就医等有所减少,因此2020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但2014-2021年,中国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支出整体上呈上涨趋势,2021年中国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支出为2115元,同比上涨14.76%。2014-2019年,中国居民医疗保健人均支出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整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2020年出现小幅度的下降后,2021年回升至8.78%。
3、社会环境分析(S)
一方面受到饮食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影响,中国牙科患者人数逐年上涨。2021年中国牙科患者人数达7.07亿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各式各样的美食应有尽有,尤其是甜食和各类碳酸饮料,人们在享用这些美食的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的口腔问题。同时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愈发注重口腔问题,也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治疗口腔问题。根据第三次和第四次中国居民健康调查情况,各个年龄段的龋齿率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成人组的龋齿率均超过了80%。同时5岁的儿童组,龋齿率高达60%以上。幼儿龋齿率如此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过于精细化,降低了孩子的咀嚼机会,孩子的牙齿得不到锻炼,就容易长得歪七扭八,导致食物残渣不易清理,长期下去导致龋齿的出现;二是现在大部分的零食都是高糖高盐的食物,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小孩的牙齿生长;三是小孩刷牙不仔细,清洁不彻底。从第三次和第四次中国居民健康调查情况看,中国居民每天两次刷牙率均有所提高,说明人们的口腔健康意识在增强,更多人开始关注并重视自己的口腔问题。刷牙除了去除口腔污物,减少口腔细菌,还能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预防心脏病和中风。中国俗话说“病从口入”,重视口腔健康也是筑牢保卫身体健康的城墙。
4、技术环境分析(T)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中国专科口腔医院也随之不断增多,2021年中国专科口腔医院共计有945家,其中公立口腔医院164家,民营口腔医院781家。与公立口腔医院相比,民营医院的增长速度明显较快,2021年民营口腔医院的增速为8.02%,而公立口腔医院的增速仅为1.23%。观念上人们开始重视口腔健康问题,经济上消费者的口腔医疗消费能力增强,因此口腔医疗行业也将迎来广阔的市场,也将吸引更多的从业人员。2016-2020年中国口腔医师人数逐年上涨,并且中国口腔医师人数的增速始终保持在10%以上,尤其在2018年,中国口腔医师人数增速达15.43%,预计2021年中国口腔医师人数将超过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