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印模技术和设计的优点及局限性

1.数字化印模技术的优点与局限性
数字化印模具有精度高、便于储存的优点,特别是通过口内扫描技术,可以避免传统印模技术因托盘不合适等造成的脱模、咽反射过重等问题。但限于扫描头尺寸、患者张口度、缺牙类型和唾液影响,软硬组织扫描时也常会出现模型数据缺失的问题,影响确定咬合关系时的配准精度,导致后期修复体设计和制作质量出现波动。
此外,对于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的修复而言,口内扫描只能获得牙列及黏膜组织的表面形态,暂无法直接获得功能状态下的印模。因此,口内扫描仅适合KennedyⅢ类牙列缺损的数字化工作模型的获取。而对于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或全口牙列缺失患者,通常还是应用传统方法制取印模、灌制石膏,再通过口外扫描获得数字化模型。
在应用口内扫描技术直接获取印模的过程中,应注意扫描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造成冗余数据量过大,易导致最终的数字化模型出现精度波动,通常10min左右应完成单颌印模的口扫。此外,手持扫描头扫描时,应平缓移动,确保识别牙牙合数据的连贯,提高精准度。若患者存在腭穹窿过高、唾液分泌量过多等情况,建议配合喷粉、吸唾等,以提高口扫设备的识别率。

数字化设计的优点与局限性
当前商用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设计软件种类较多,且功能非常强大。通过构建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不同结构的数据库,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字化设计,和传统手工方法相比,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医技沟通更直观、质量波动小且节省材料。特别是国内已有软件公司,研发了可摘局部义齿数字化设计平台和手机端可视化软件,极大地方便了医技、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其不足之处在于:①大多数情况下,在临床医生未给出具体设计图时,仍更多依赖于技师个人经验,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有待提升;②现有数字化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软件购买费用高、需要缴纳年费;③部分软件存在后台数据收集,存在一定的信息泄露/泄密风险;④修复体的功能和美学性能常需通过临床佩戴或试戴来评价,无法实现自动化评价和结构拓扑优化等;⑤进行排牙设计时,虽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如何确定最佳牙齿排列位置,更多地依赖技师经验与解剖标志点,尚无法实现依据患者咬合特点的个性化排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