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起始于华南,集中度高
追根溯源,国内义齿加工的市场化运作起始于90年代初的华南,目前数量超4000家。沿海地区的义齿加工企业早期引进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海外的技术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相对较高,一些成立较早的企业,相对来说技术力量较强、市场份额占有大、市场价格较高、品牌知名度较高,不断兼并一些小企业,实力强的义齿加工厂在异地建立了子公司并朝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国内的义齿加工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最初,义齿的加工和传统牙医的诊疗工作是连在一起的,补牙兼做假牙,个体牙医或者小型牙科诊所,可以自己加工假牙。随着中国口腔诊所连锁化以及市场分工的出现,独立的个体义齿加工厂多了起来。
由于义齿行业还缺乏非常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同行业间低价恶性竞争比较普遍,甚至无照经营、卫生和质量不达标的义齿加工厂不在少数,这些所谓的“技师”没有或只有一部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懂生产流程和品质管理,直接带来口腔临床修复市场恶性竞争,因此是各地监管部门的重点管制对象。随着义齿加工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数字化设备在行业的渗透,义齿加工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众多中小加工厂,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技更新换代,导致成本生产成本高,效率低,面临被淘汰。
现在,在大型义齿加工厂中,一般几十名设计师和十几台CAD设备就能完成过去数百名熟练技师的工作,而且烤瓷义齿已成为了现在义齿加工行业中的主流产品,由于整体制作水平和技艺不断提高,而且加工费用相对低廉,受到了国外口腔界认可,产品出口海外。当然,大型的义齿加工企业也避免不了技术人员的流失和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样面临市场的考验。
在生产的产品上,国内的义齿加工厂主要以固定类义齿的制作为主体加工,活动义齿加工为辅。根据现代牙科2017年年报,其产品组合可大致分为三条产品线:固定义齿器材(收益占比72.8%,销量占比61.5%),占据收益绝大部分,例如牙冠及牙桥;活动义齿器材(收益占比19.3%,销量占比22.3%),例如活动义齿;其他器材(收益占比7.9%,销量占比16.2%),例如正畸类器材、运动防护口胶及防鼾器、原材料、牙科设备以及提供教育活动及讲座服务。毛利率分别约为48.7%,48.1%及49.8%。一般只有专加工固定类义齿的义齿加工厂,几乎没有只加工活动义齿的义齿加工厂。从义齿材质上看,包括陶瓷、金属、烤瓷等,工艺上既有传统的倒模制作,也有现代的3D打印。
从技术难度上看,固定义齿的难度稍高于活动义齿,因此体现在毛利上也是固定义齿高于活动义齿。而从固定义齿当中细分,全瓷烤瓷牙冠的毛利最高,金属烤瓷其次,而纯贵金属的牙冠毛利最低。但总体来说,毛利最低也能达到35%以上。从规模上来看,月烤瓷牙的量达到1-3万颗或以上规模的可归为大型加工所,中型加工所月烤瓷牙的量为4000-10000颗,小型加工所月烤瓷牙的量为1000-4000颗以内。目前,数量庞大、收费偏低的普通小型义齿加工厂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竞争极其激烈,主要为高档诊所服务或专业加工国外义齿件的高档大型义齿加工厂,虽然义齿加工较精良,但收费也相对较高。私有制义齿加工厂占绝大部分,而公立医院中的技师室,现大都呈逐渐萎缩的态势,有的已经撤消。目前只有国内五大高等口腔医疗系统中的义齿加工厂和其他一些地区级的专业口腔医院义齿加工厂,还保持着一定的发展规模。